/ 照顧別人的人,記得照顧自己 /

"好,關於老年人因為大腦退化,所以會有一半左右的人出現憂鬱的傾向,可以觀察到情緒持續的低落、對喜歡的事物興趣低落、專注力下降,忘東忘西、吃不下、睡不著...所以服用藥物來延緩退化並協助改善情緒,都有了解了吧。" 我說。看著個案跟陪同就醫的媳婦點頭回應後,按下存檔鍵,我準備結束這一次的看診。

此時媳婦突然小聲的說: 醫師,我聽你這樣說完,我好像也有點憂鬱的狀況...",話還沒說完,眼眶就開始紅了...

以上的場景,近來在診間屢見不鮮。

這十幾年來,由於高齡化社會的逐步到來,門診除了原來因為生理退化而出現情緒症狀的長者外,連帶照顧這些長者的家人乃至於看護出現明顯情緒或是精神症狀的狀況開始變的頻繁。

近來國外研究顯示,大到臥病在床的家人,小到照顧孩童;只要照顧者留給自己放鬆的時間太少,就可能開始出現情緒、身體的緊繃與束縛感。之後甚至連憂鬱、藥物成癮、甚至是忽視自己嚴重疾病的徵象的危險性都會大幅增加。

這也是這幾年身心科醫師常提到的caregiver's depression (照護者憂鬱)。但因為陪同就診的緣故,往往都是照顧臥床
或重病家人的個案比較容易被發現,也才會出現文章開頭所描述的情景。

殊不知這只是冰山一角。現代人各式各樣的角色時間已經過度重疊。舉個最常見的例子,若家中的小朋友四點下課,在安
親班待到七點,父母親如果加班到八點。則從四點開始,父母親就開始同時扮演一個努力加班的上班族,跟一個無法準時
接送孩子的父母,光是這種慢性的焦慮,就足以造成自我貶低,甚至開始出現憂鬱的症狀。

所以,如果自覺常常蠟燭多頭燒,周末只想待在家裡睡覺,平常生活需要一直提醒自己"再撐一下"的個案,就要小心自己的身體與情緒健康了。

建議每天要留給自己一到兩個小時的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動靜不拘;注意營養的補充;懂得適時的拒絕負荷過大的社交活動,都會是保持自己健康的方式。

但如果開始出現文中開頭提到的憂鬱的症狀,且在進行上面建議一段時間後,還是沒有明顯改善,則建議您到離家近的身心科診所,與醫師確認自己的狀況,避免憂鬱持續惡化,方為上策。